2012年第四届武汉市“光谷·碧桂园杯”围棋赛本周六将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碧桂园生态城举行,数百名选手报名参与此次盛会。
省围棋协会秘书长阮云生七段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本次比赛不仅有中小学生棋手参赛,同时也有大学生、成人等参赛,应该说武汉的业余围棋氛围越来越浓,参赛选手涵盖各个年龄、各个行业。而本次比赛同时是武汉晚报征战全国晚报杯的一次选拔赛,他也在为成绩而担忧。
参赛选手更广泛 业余赛不再是少年独舞
随着围棋运动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小就接受围棋培训,一段时间,武汉的业余围棋赛几乎都成为少年儿童的“独舞”。
阮云生透露,这项赛事从首届开始就没有在年龄上进行限制,通过近几届连续举办,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参与其中,他们同样乐在棋中。“赛事所在地又是高校集中的地方,很可喜的是,不少大学生也积极报名参与此项赛事。”
本次比赛的业余5段组同时是武汉晚报队“海选赛”,阮云生表示,优胜者将参与随后的本赛,与直接晋级业余6段选手一起争夺最终代表武汉地区参与全国晚报杯的较量。“近年来,武汉竞技围棋成绩不尽如人意,在业余水平最高的晚报杯比赛中,由于种种原因,成绩也有所下滑。”他说:“希望通过这次选拔,能够有所发现。”
棋童家长更理性 职业不再是惟一出路
不久前,14岁的武汉少年谢尔豪打进百灵杯世界围棋公开赛四强,刷新韩国天才李昌镐的最年少世界四强纪录,一度引发社会对于学棋少年的关注,其焦点则在于孩子是否应该放弃学业一门心思走职业路。7岁的李子霖和8岁半的陈奕翔两位小朋友报名参与了本次比赛,他们的家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会鼓励孩子走职业路。
李子霖的妈妈说:“儿子爱动,我们想让他坐得住,一度报过画画、音乐等班,但是最后还是选择了围棋。我们认为围棋挺好,不仅让他坐得住,同时拓宽了思维,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目前李子霖有着业余四段的水平,“围棋只是他的一个爱好,我们家长不会支持他走职业的。”
陈奕翔今年夏天和爸爸回老家四川旅游时,曾和孔祥明(女子围棋冠军)下过一盘让九子棋。事后,孔祥明专门给阮云生打电话说,“这个娃娃棋感很好,你可以多多留意”。虽然有了专家的高度评价,但是陈奕翔的爸爸说:“职业这条路很辛苦,我还是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不会建议他走职业。”
对于家长的转变,阮云生认为是件好事。“如果真的大家都让孩子放弃学业去挤职业这条独木桥,我的压力那得多大啊。”他认为,现在孩子家长都很理性,在孩子学棋的问题上,不再像以前那样孤注一掷,而是循序渐进。“以前,很多人都是让孩子在棋上花很多时间,现在则是根据孩子的兴趣和水平,再决定是否冲击职业段位。”
家长理性会不会导致湖北武汉职业水平下降呢?对此,阮云生认为,肯定不会。“现在学棋的孩子越来越多,自然而然的好苗子也越来越多,我们选才面更宽,成才率也会更高。”
赛事不限地域性 武汉围棋更需关注
本次比赛由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教育文化卫生局和省围棋协会联合主办。阮云生介绍,这是光谷杯连续举办的第四届,虽然光谷杯带有一定的地域性,但是赛事却不限地域性,欢迎武汉各区的高手参与。“一项业余比赛能够连续举办四届,真的非常不容易,要感谢方方面面的支持。”
去年,第二届全国智力运动会在汉举行,湖北棋牌选手在这次比赛中夺得总成绩次席,但是在金牌榜上,围棋选手却没有丝毫贡献。同时,在全国棋类甲级联赛中,象棋、国际象棋均在其中,惟独少了围棋。
对此,阮云生也颇感无奈,他说:“与业余围棋相比,职业围棋如今市场化动作程度更高,需要更大的经费投入,希望湖北武汉各界能够给予以围棋更多的关心和更大的投入。”(武汉晚报)